廣州首趟出口過境專列發車,廣物中歐班列再添海鐵聯運新通道
這是廣州地區開行的首趟出口過境專列,是繼2020年9月13日開行首趟海鐵聯運回程班列后,再添海鐵聯運新通道,標志著廣物中歐班列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。
全程縮短近20天,開啟連接東亞經濟圈與歐洲的陸海新通道
據介紹,本趟專列搭載貨物為韓國LG集團生產的液晶顯示板、貴金屬原材料、家電元器件等,貨值約1364萬美元,創廣州中歐班列開行以來歷史新高。
運輸方式是通過海運將貨物從韓國運至山東日照港,經鐵路運輸發往廣州大朗,再搭乘廣物中歐班列最終運抵波蘭的LG工廠,全程約13000公里。
記者了解到,通過這一海鐵聯運路線,貨物從韓國運到波蘭全程只需24天,比起單一的海運路線縮短了近20天,大幅提高了運輸時效。
本趟海鐵聯運出口過境專列的成功開行,有賴于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、廣州海關等單位的大力支持。
據了解,今年以來,廣州車站海關針對中東歐國家對中國市場的巨大需求潛力,結合珠三角皮具、小家電、高附加值3C產品較多的情況,研究完善班列過境監管模式,提高班列通關效率,節約企業運輸成本,為廣州中歐班列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。
“專列的開行,也標志著經廣州連接東亞經濟圈與歐洲的陸海新通道正式開啟,將進一步豐富廣物中歐班列運營業態,助力廣州乃至廣東加強與日韓等東亞地區的商貿往來、互聯互通。”廣物中歐班列運營平臺相關負責人介紹。
已有6條國際線路,推動“廣東制造”走向世界
截至目前,今年廣物中歐班列開行26列,發運2598個標準集裝箱,同比分別增加116.67%、144.63%。
除了開行數量迎來“開門紅”,開行線路也在“有”的基礎上向多元化邁進了一大步,目前廣物中歐班列已累計開辟“2進4出”共6條國際線路,目的地覆蓋俄羅斯、白俄羅斯、哈薩克斯坦、波蘭等多個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和地區。
作為廣州市踐行國家“一帶一路”倡議的標志性成果,2016年8月,首趟廣物中歐班列從廣州大朗開往俄羅斯卡盧加州沃爾西諾,標志著廣州至歐洲的中歐班列正式開通運行;2019年10月,廣物中歐班列運營平臺成立,標志著廣州地區中歐班列發展邁上快車道。
一年多來,廣物中歐班列從委托代理經營到高質量運營,從“有去無回”到“滿載而歸”,班列線網、貨源品類等日益豐富,已經成為推動“廣東制造”走向世界的靚麗名片。
下一步,廣物中歐班列將繼續堅持高質量發展這條主線,為提振廣東經濟、彰顯國企擔當,以及推動廣東更好融入國家“雙循環”新發展格局貢獻力量。